智利,赞比亚,一国多生产一亿吨,朝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扔的可是二十亿吨。
无论现实世界的真实供需情况是什么,大盘都会显示供过于求。
这个盘面语言一出来,全世界产铜矿的资源型国家,为了还外债,会做出一个相同的决定,增产。
增量会远远超过多抛出去的十八亿吨。
财团不是投行,投行是风险银行,服务型银行。财团里一个银行部门就是系统银行,储备发钞行,资产托管行,信托行与商业银行等等全有。
财团是狮子,投行是鬣狗兼猎狗,会打听狮子的动向,然后屁颠屁颠的全世界到处跟人签对赌合同,再兼个中介,高盛原来就是头双头犬。
财团本身就有矿,又全有系统银行。家里有猎场,手中有猎枪,脚下有猎犬。期货合同直接吃进,或累积期权对赌都可以,不用上国际期货市场。
债券在衍生品市场就可以轻松消化,也不用上二级市场,布局之时,不会惊动羊群。
各国股市,债券市场,这是二级剪羊毛市场。投行都不碰的,只做一级重组兼并,财团更没兴趣。
二级市场发酵的时候,就是布局完成了。大众只会看二级市场,媒体会抄录汇市与期货市场信息,所以会被当成广告牌。
贴一下布告,发个信号,用放大镜放大一下,操纵一下信心。
然后,这个信号会传导到各国,电视上的金融教授,分析师,股评家,报纸杂志上各类有条有理的分析就出来了。
第三步,循环。
先债转矿,然后做成远期期货债券抛出去,铜矿国家增产越大,国际供给越大,大宗商品期货铜,越是暴跌。
经济好不好,需求高不高不重要,增产是停不下来的,一停就没钱还外债了。
这个时候智利的外债,可不是100亿美元了,一亿吨铜矿交出去,还欠110亿美元。
为什么越交欠的越多?很简单,资源型国家,一旦支柱性的资源价格暴跌,它的货币就会暴跌,会大幅贬值,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。
俄毛卢布,巴西黑奥,哈萨克,阿塞拜疆等里海石油圈。智利,赞比亚,蒙古,澳大利亚等等资源型国家。主权货币都会一路下来,根本停不下来。
因为越增产,越过剩,本币越跌,外债欠的越多,越要增产,越过剩……
与经济无关,经济好不好照样打崩你。与需求无关,爱需不需。
要的就是一路增产,本币一路跌。
惠誉,标普与穆迪这类贴心小喇叭,会告诉它们本国主权货币该贬值了。
而外债,一般都是由世界货币计价,三大世界货币是美元,欧元与黄金。
国际市场需不需要铜不重要,经济好不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智利,赞比亚等等铜国,一根债务杠杆,就会万劫不复。
它们有多少铜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们永远还不清。
知道为何牛奶要倒入江河了吧?倒牛奶是正确的,不然根本停不下来。
不是谁都有资格倒牛奶的,只有大经济体,可以封住内循环,才有资格倒牛奶。
像是沙特,九成收入靠石油,倒石油有什么用?一边货币贬值,进口花的外汇越来越多,一边石油收入减少,双头挤压。它只能增产,不然多少外汇存底都打崩它,一倒就破产了。
媒体上专家教授那些供需理论,什么需求不足导致油价降低,减产所以油价会上升,都是从西方经济学鹦鹉学舌来的,听着很有道理。
但那都是西方的四书五经,沙特真听了去减产,尸骨早寒了。
这一造过剩时期,老虎要吃人,避免的就是先破产。不用比老虎跑的快,资源国家干不过财团的,沙特跑的比身旁的人快就行了。
沙特跟老虎是玩不起的,它的敌人是同样的产油国,谁减产谁破产。
第四步,债转股。
财团既然可以造过剩,就可以造短缺,易如反掌,一分成本不要。
国际市场无论过剩多少铜,财团只要愿意,就能把铜价再打飞起来。
因为这个模型,财团拿到的远期铜合约,是没有成本的,再多都无所谓,想让铜价上去,倒牛奶一样倒入大海就完了。
倒牛奶的方式是通过入股兼并,集约化整合,关闭矿业,减少供给来实现的。
然后,再在二级市场贴个布告,宣告铜缺了。
铜价就止跌回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