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出题学官被罢
风闻事顺藤摸瓜
庆元四年是州试之年,各州府组织考试,确定来年春赴京考试的举子名单。农历八月考试,九月放榜。接着科场中的问题陆续暴露了出来。
礼部祠部郎中杨澄在昌州(今四川大足)上报的试题中,发现了问题。这是一道策论,要求考生围绕“王凤专权,五侯当朝”展开讨论。
史实取自于西汉成帝朝中,成帝刘骜20岁即位后,在其母王政君皇太后的支持下,王氏子弟迅速崛起。很快,皇太后之兄、成帝的大舅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、领尚书事,而王凤的几个弟弟又分别位居朝廷要害部门。河平二年(公元前27年)一天之内,?汉成帝诏封王凤之弟?王谭为平阿侯,王商为?成都侯,王立为?红阳侯,王根为曲阳侯,王逢时为高平侯,世人称之为“一日五侯”。后来又封王凤的侄子王莽为侯。王氏六兄弟大权独揽,凡是不附和王凤的,轻则被逐,重则被杀,外朝诸臣,唯王凤之马首是瞻。中央政府既是王凤的势力圈,?地方政府的人事,也逐渐布满了他的党羽,郡国的守相,各州的刺史,都出王凤之门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外戚当政、扰乱朝纲之事。
杨澄以为,考官出这个题目的用意,就是嘲讽豫国公韩侂胄。礼部尚书胡应元得知,不敢怠慢,连忙请示左丞相经煜堂。
经煜堂认为,考官出这么一道题目,显然不合时宜。至于是不是有意为之,诽谤豫国公还不能轻易下此结论。可以先调查一下再说。
礼部向四川提刑司发文,要求马宪司了解一下出题考官和他的推荐者,特别是此考官有关朝政的看法。
一月后,四川方面汇报:出题考官为果州(今四川南充)教授王莘,由漕司汪德辅推荐。王为成都府人,为程学四传弟子,一向推崇理学,对朝廷禁理学多有不满。
监察御史马昭得知,立即上折弹劾:称四川转运使汪德辅政事不明、荐人失当,应予贬黜;果州教授王莘出题不当、诽谤朝臣,应予罢职。
到这个时候,韩侂胄才知晓此事。右相吴伯刚请示,如何处置。权知阁门事苏师成在侧,开口斥责:
这个姓王的真他妈的不是东西,那王凤军政大权集于一身,群弟世权,更持国柄,党同伐异,为所欲为。七爷呢,只是个节度使,加上公爵,没什么实际差遣。与王凤怎能同日而语?
韩侂胄看了他一眼,示意不要再说了,告诉右丞相:
按一般问题处理,不宜过重,不宜喧染。
庆元五年正月底,朝廷诏书下达四川:罢去王莘学官及一应职名,转运使汪德辅贬为果州签判。并规定,漕司官员凡无出身者,一律不得差择考官。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监察御史马昭再次暴料:广南东路潮州秋闱考官被收买,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商人居然中举。
这无疑是个重榜炸弹,关系到选拔人才和国朝风纪,无论大小,都不能马虎。
本朝言官有风闻言事之权,是否有可信的事实依据,中书部堂立刻找来马御史核实。见皇上和宰执高度重视,马御史一五一十说明了事情的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