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?‘这是’什么?先生将临安城的事情交托给我,可是我到现在都没有做出一点的政绩来,如此下去,岂不是愧对先生的信任,愧对临安城的百姓?事到如今,就算有些事情我不愿意去做,却也不得不开始准备了。”
不是到万不得已,高球真的不希望启动自己的那个计划,因为一旦启用,那么不仅是对临安城外的百姓不好,更会损害临安城内的百姓,甚至高球自己的良心,也是要受到谴责。
“小公子您……”
林豹已经隐约猜到了高球所想,不过却不敢多说什么。
其实就算林豹想说什么,高球也是不想听下去了,挥挥手,说道:“行了,没什么事你就下去安排吧!至少在明天,我要听见临安城的物价上涨!”
其实说起来,高球的主意很是简单,既然临安城外的那些人当小老百姓当得很是惬意,那么自己就干脆毁了他们现在的安逸生活!
只要物价涨上去,那么临安城外的百姓的口袋很快就会干瘪下去。若是往常的年景,他们还能够靠着做工、种田来维持生活,可是现如今拖家带口来到了临安城外,那么就没有任何的生活来源了。
之前高球让林豹去警告那些商家,不允许他们涨价,就是因为担心城外的百姓钱财用光,可是现在,高球却需要他们尽快用光家产了。只有没了钱,他们才会成为流民;只有没了钱,他们才有被招募的可能。
高球之前一直都不愿意用这一个方案,因为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说,这种作为就算说是‘丧尽天良’其实都不为过,可是高球又有什么办法呢?
今天让林豹去做这些,为的就是让临安城的物价高起来。这样一来,临安城的百姓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粮,短时间内倒是不用发愁。因为城外的茅草屋环境并不是很好,所以那些外来的人之前因为低物价而没有存下粮食,所以他们会是最先承受不住的。值得一说的是,之前在临安城内租住的外地人,也有很多搬到了城外的茅草屋,包括张江的那些张家村的乡亲。
不过,张江倒是个深明大义的人,在苏轼第一次外出招募人手的时候,就带着全部的乡亲报了名,只不过后来苏轼知道高球的事情之后,这个张江又被留了下来。最近这段时间,张江其实一直在和林豹一起做事,后来似乎是林豹家有个妹子看上了张江,这两个人的关系倒是好了不少。
当然张江的儿女私情那都是茶余饭后的小事,真正让高球上心的其实还是临安城外的那些百姓。
掏空那些百姓的荷包容易,但如何应付他们的反应,却是高球无法完全做好准备的。简单来说,就是这些人在没了钱之后,很有可能受到某些人的煽动,然后聚众闹事,最坏的情况,就是这些人会冲击城门。
受灾而流亡外地、生活没有着落的人称之为流民,可若是聚众闹事、冲击州府那可就是暴民了!
之前高球还在用‘民变’来吓唬监门官王老大,可是到了现在,却是极有可能在一手促成民变了。
高球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,高球只知道,若是自己不这样做,那么长此以往,西湖的问题解决不了,杭州府的水源问题还是不能处理,临安城外的这些百姓依旧会酿成民变。
所以说,有时候明知道一件事情不好,不应该去做,可是高球依旧是没的选择。
接下来的十天,是临安城的百姓最为难熬的十天。第一天的时候只是有几家米店涨了价,而且涨幅也不算很大,百姓都知道临安城的存粮日渐减少,米店这样做倒是也没有闹出太大的风波来。
第二天没什么事情发生,可是到了第三天,不少的商家看见涨价的米店没有任何人找他们的麻烦,纷纷开始涨价了。
人都是这样,开始的时候心中有顾虑,所以行事还不会十分过分,可是一点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人来管束,那么心中的阴暗面就会完全显露出来。
到了第五天的时候,临安城全部的物价,就已经翻了一倍!第七天的时候,物价翻了整整六倍,到了第十天,临安城的物价已然涨到了之前的十倍!
最开始的时候,百姓们还在幻想着官府会出来制止这些商家的行为,所以在发觉涨价之后,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肯上商户里面去买东西了。只是等到他们意识到官府根本就不会管这件事情的时候,他们才真正回想起了之前听到的谣言——‘知州大人离府,府衙权力四散,管束力大减’。
这个时候百姓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可是为时已晚,高达六倍的物价根本就没几个人能够承受,就算有人咬着牙出现买回了米粮,却也是没有多少。等到第十天的时候,那些依旧在等待奇迹的人已经完全的绝望了。
就像之前说的,临安城内的百姓家中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存粮,半年几个月不好说,但是一个来月的存粮谁家都能拿出来,也正是因为这样,临安城内的情况才不算太糟糕。只是与之相反的,临安城外那些住茅草屋的百姓,已经开始聚众商量对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