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逸飞把四组队伍组成四个梭形阵,机枪和突击步枪在顶端直射,迫使日寇骑兵顺着梭形阵往两侧散开,而两侧部署着二十几个敢死队,用花机关枪扫射。萧逸飞和蝶儿薛诗谣三人在中间阵中向四周扔手榴弹。因为他们三人扔出的手榴弹完全能够覆盖整个战场,就不用其他人扔手榴弹了。
萧逸飞这样布阵属于奇思妙想,当日寇骑兵强冲之时,可以卸掉其冲击力,当从梭形阵两侧通过之时,两侧花机关枪就可以对其造成重大杀伤。
四个梭形阵部署在峡谷中,相互可以策应,不管日寇重点攻击哪一个梭形阵,其他阵都可以用火力进行支援。
日寇从南昌调来的这个骑兵大队,在萧逸飞队伍面前成为了最后的绝唱,从此日寇就把骑兵部队机械化了。由主战力,转为侦察维持治安力量,骑兵队伍改用摩托车、汽车与坦克铁甲车。
骑兵的优势在于突袭,面对步枪靠着速度能够冲垮敌阵。但萧逸飞以逸待劳,严密布阵,每个梭形阵中都有机枪和二十几把花机关枪和突击步枪,马毕竟是血肉之躯,怎么能够承受这种密集弹雨的打击?
骑兵大队长也是个牛人,仗着与皇室有一定的亲戚关系,就成为了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,据说不久就能升为旅团长,一旦升为旅团长,就能当上少将。他接到前出接应日寇第34师师团的命令后,立即带着队伍就出发了,竟然没有与第34师师团好好联络。在他看来,没有哪支国军队伍有能力阻挡住他这支队伍的前进。所以这支骑兵队伍虽然来势汹汹,却是孤军作战。
日本大本营应该早一点把圆部和一郞撤换掉的啊!他对队伍的控制力真的很弱,竟然把权力下放太多。给师团只下达攻击目标,具体怎么打,他就不管了。现在给骑兵大队的任务是接应,至于怎么接应,竟然让骑兵大队自己负责。
日寇队伍在战场上的自由度确实高,但这样一来,就明显缺乏配合了呀!就象日寇第33 师团第一阶段竟然会被国军第20军引离了主攻方向,现在也只是部分队伍与第34师团汇合。假如早一点合为一股,国军做梦都不敢想把日寇第34师团吃掉的呀!
萧逸飞之所以有胆敢把队伍拉到峡谷中去部署,一是担忧骑兵队伍会冲过去,与日寇第34师团汇合,增强其战斗力,当两股日军汇合后,再想消灭就太难了。二是萧逸飞断定国军三个军正在全力进攻,几十里对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双方来说,距离太短了,队伍都展不开,萧逸飞相信,国军先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他这里。他只要硬顶住一个小时,74军不到70军也会到达。薛岳叫萧逸飞带队撤离,一方面是让萧逸飞队伍免遭日寇重创,另一方面,根据萧逸飞的判断,薛岳也是不愿意让日寇从这里逃跑了的,一定有大部队很快就能赶到。
再说了,即使战败萧逸飞也承受得起。死的大都只会是国军敢死队员,游击队都是武林高手,想撤出并不难。最关键的一点是,蝶儿和薛诗谣已拥有损伤修复系统,身体中两颗子弹能很快痊愈。也就是说自己的两个心爱的女人不会轻易被小鬼子打死。
所以萧逸飞敢于如此具有创意布阵,为了防止两个心爱的女人会出意外,萧逸飞决定和她们在一起战斗。
萧逸飞的判断确实一点都没有出错,国军70军一个师正全力向这里开来,其一个团已与日寇后撤队伍交上了火,不然薛岳也不会让萧逸飞撤离。在薛岳看来,萧逸飞帮了太大的忙,他可不想让萧逸飞这样的功臣有闪失,即使逃走些小鬼子,也不能让萧逸飞出意外,所以,他在电报中要求萧逸飞撤离。
日寇骑兵大队冲进峡谷后,与萧逸飞队伍遭遇,战斗按预想展开。
日寇骑兵大队长骑在一匹雪白战马上,高举着指挥刀,命令一个中队从左侧向萧逸飞队伍绕过来,一个中队在正面冲过来,还有一个中队做预备队。
萧逸飞负责向左侧日寇骑兵扔手榴弹,蝶儿和薛诗谣两人向正面日寇扔手榴弹,在轰轰的爆炸声中,日寇骑兵边向萧逸飞的队伍开着枪,边快速扑过来。
轻机枪、花机关枪、突击步枪喷射出弹雨,前队骑兵倒下后,后队骑兵继续往前冲,其结果和后前队骑兵一样只有倒下的命。
枪声,爆炸声,战马嘶鸣声夹杂在一起,战场显得是那么地怪异,萧逸飞的四个战斗小组岿然不动,小鬼子却骑着战马前仆后继送死。
两个中队日寇骑兵在冲杀中,根本没有机会靠近萧逸飞的阵地,就被屠杀掉大半。
日寇骑兵大队长气得狂叫,命令队伍撤退。